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/ 业务管理 / 全市新闻

乡村“颜值”再提升! 抚顺全域整治人居环境擦亮和美宜居底色

【信息来源:  信息时间:2025-09-01  阅读次数:】 【我要打印】 【关闭

近年来,抚顺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年”为抓手,系统谋划、多措并举、全域推进,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农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
一、高位推动,构建齐抓共治新格局

市委、市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全市攻坚克难重点任务,建立“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县区主体、公众参与”工作机制,市委书记、市长亲自部署、一线督导。市人大、政协开展专项视察,形成监督合力。通过“红黄绿”亮灯管理、月度暗访通报等机制,压紧压实各方责任,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见效。

二、聚焦重点,实现环境质量新提升

围绕“三条路、三条河、一区域”重点区域,扎实开展路域、水域、城乡结合部等专项整治。铁路沿线完成隐患整治583处,公路沿线治理村屯路段282个,清理边沟2500公里,绿化补植202公里。河道垃圾清理量达4.5万立方米,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。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,39个乡镇实现市场化运营,覆盖率达78%,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万余吨。

三、补齐短板,夯实基础设施新支撑

全市582个行政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,建成垃圾中转站28个,配备保洁员1600余名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稳步推进,497个村完成设施建设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日益完善,设立回收站924个,回收率达89%。农膜回收站点达438个,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显著增强。

四、建管并重,健全长效管护新机制

推行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垃圾分类处理模式,建立“一纸一卡一队伍”户厕管护机制,开通市级12345专线畅通群众诉求。实施“干部包保+专业清理”“双段长制”“健康网格员”等创新机制,实现环境整治与健康促进、文明创建深度融合。

五、全民参与,激发共建共享新活力

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,广泛开展“美丽庭院”等活动,推动形成“人人参与、家家行动”的良好氛围。清原县、新宾县等地探索卫生付费机制,引导农民成为环境治理的参与者、监督者和受益者。

六、资金保障,注入持续发展新动能

2025年,我市积极争取并高效整合各级财政资金,全力保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争取省以上专项资金4261万元(含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奖补资金2621万元,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奖补资金1640万元),市级财政配套安排726.5万元,县级预计投入1026.5万元,多元资金合力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、

下一步,抚顺市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聚焦短板弱项,深化体制机制创新,强化资金项目管理,广泛发动群众参与,推动农村环境从“一时美”迈向“持久美”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建设美丽辽宁贡献抚顺力量。


附件下载: